
聽完這套系統,我第一個閃現的念頭是:當心車內的隔音,別讓她沾了濁氣!真的!她有非常好的空間感,十分透明的透明感,自然而又強的解析力;層次感幾乎是渾然天成,深度感輕鬆的勝過多款擴大機;音像非常的準確,人聲與樂器的線條異常凝聚,卻又絲毫不緊。還有什麼我沒想到的好處?有什麼我沒提到的,就請您自己去發掘吧,但!無論如何,請別讓她沾上濁氣!什麼是濁氣呢?透明感不夠的喇叭就是濁氣的製造者,假若您用了這類喇叭,那麼必然一瞬間就由不食人間煙火的林黛玉眨為世俗女子,我想這也可能是為什麼MARANTZ不再加重她低頻量感的主要原因,他們寧可讓她清秀絕倫,也不要讓她多一分贅肉。
首先我們來談談MARANTZ 750A的「清」、「細」,這是她很重要的特質。只要您一放上CD,您第一個感覺就是清澈、細緻,任何樂器的線條都沒有肥大感,任是男聲也好、女聲也好;是大提琴、小提琴,它們都表現出一致的線條與形體。這種柔中帶剛、而又細緻的線條很有高貴的味道,不會有「聲音髒髒」之感。像我用華爾特指揮的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CBS版)第一樂章來試時,那些弦樂的線條以及中間木管的形體就顯得非常清楚與明晰。在這裡我要打個岔說明一件事:我覺得用MARANTZ 750A來聽這張CD時,整個弦樂群都比以前還要清楚的浮凸出來,似乎揭掉一層面紗般。這與一般喇叭「細」就會變「瘦」的情況不同,不僅細,而且還細得多出很多細節。「清澈」在MARANTZ 750A身上代表著什麼呢?「非常非常」的清楚,這種透明感很少在傳統紙盆式喇叭上面能夠再生。有些喇叭很透明,但是會有咄咄逼人之勢,像VRX如果喇叭或線材搭配不良時就會有此缺點,MARANTZ 750A的透明不僅清澈,在搭配上假如控制得宜,您還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甜美」,不過這種「甜美」它是比較淡,但是比較清澈的甜美。
我喜歡拿Decca那套「杜蘭多公主」來試音響器材,這回也不例外。一放上「杜蘭多」,您將會發現您的視野一下子清楚了不少,那種清楚就像眼鏡用洗發精洗過鏡片後的那種乾淨、清澈透明。樂團、獨唱、合唱團三部分的位置更為清楚;尤其是當這三者一齊大聲演唱/奏時,都尚可以「勉強」的分出位置(許多喇叭早已糊成一團,或刺耳成一團)。對於MARANTZ 750A的透明感,我是衷心的佩服。堂音表現允為一絕 堂音的表現是MARANTZ 750A另一個真正迷人之處,假若您的聆聽環境夠安靜的話,那MARANTZ 750A的堂音真可以用「繞樑三日」來形容。在我地下室的聆聽室中,由於更安靜,因此可以「看到」堂音隨處亂竄。或許您會認為我形容得太過火了,事實上一點也不,您有沒有獨角獸那套「皮爾金」全曲?在那套CD中,錄在裡面的堂音可說是夠多了,以前用傳統喇叭聽時一直就認為如此,而現在用MARANTZ 750A一聽,那堂音又多了不少出來,同時也讓我覺得錄音的空間比原來我們認為的更大。我順便說一下MARANTZ 750A在「鋼琴」上的表現。一張錄音效果很好的鋼琴錄音,在MARANTZ 750A上面唱起來,會是什麼樣呢?就像我在日本東京Suntory Hall聽巴倫波因彈鋼琴般,琴音延長得比一般音樂廳還長,但是不會亂,一個個的琴音清楚的在空間中滾動著;不像我們的國家音樂廳,在快速音階時就亂成一團。一個好的音樂廳能夠更完整的再生鋼琴所有的泛音,而使得琴音晶瑩剔透,充滿甜味;同樣的,一對好的喇叭也正如好的音樂廳般,能夠更完整的再生唱片中鋼琴的所有泛音,這種「更多泛音」的再生也正是「更多堂音」的再生,也就是MARANTZ 750A清秀雋雅的功臣之一。
您一定要讓她在清澈細致中帶點甜味才行。以數萬元左右的實售價而言,值得的音響迷留意。末了!我忍不住要加上一句:最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