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學發燒之線材誤區

 

隨著我國市場的開放,境外廠商便蜂擁而至,很多在其本國賣不出去的產品大量推向大陸市場,售價之高,令人咋舌。論其音質,平平常常,很多還不如國產優秀器材,但卻銷售火爆。這與境外傳媒不切實際的宣傳有很大關係。個別文章也人云亦云地介紹,充當了"洋鬼子"的角色。致使報多善良的發燒友把大量技術極其落後、音質平平的洋機當成技術先進的產品花鉅資購買!對中國人來說,高高興興地搬回家中而不自知,國人何其"'!

 

  究其原因,外因是過於商業化的片面宣傳起了誤導作用,內因則是多數發燒初哥缺少鑒賞能力〔對音響產品品質優劣的區分能力地所以才落入"陷阱"之中。更可怕的是我們國內有的廠商也紛紛效仿,進行低水準重複及大量投資進行廣告戰,而對提高音質,沒有在選件用料,採用先進的線路結構上下功夫。

 

  筆者十七年前曾是一位廢寢忘食的焊機派,現在反思當時,可笑作十足的"胡燒派"十年前得到一本香港版音響雜誌便視為至室。對其文章中胡吹的玄學一概接受。被某些文章愚弄了數年之久。當熟知了主觀聽音評價的"十要客觀標準"(也是香港人所寫)聽到過真正的高保真器材的聲音並按標準--一對號入座,再與樂隊演奏現場聽感進行比較後才如夢方醒!

 

  為讓初涉發燒的朋友少走彎路,免人誤區。儘早掌握評價音響器材育質水準的科學方法。用科學代替玄學,並運用科學方法冷靜地分析與評價音響器材的問題與音質水準。用自己學到的科學方法和您已久經考驗的"金耳朵'去鑒別音響器材的音質水準。如果本文能夠起到使初級燒友能夠區別偽發燒與科學發燒之效果,筆者會甚感欣慰。也不白走一回彎路。

 

關於喇叭線品質優劣的錯誤認識

 

  大多數發燒初哥受商業廣告宣傳的誤導,認為喇叭線股數越多音質越好,更有甚者,有些人到處去找502股的喇叭線,而對股數極少的頂級喇叭線視而不見。另有一部分人,片面迷信高純材料製成的喇叭線,4N5N還嫌不夠, 到處去找7N喇叭線。還有人迷信洋品牌,今天用古河線, 明天又找來登高線,後天又拿來了超時空線、可是換來換去,他的音響系統還是不出好聲。對於喇叭錢應該科學地加以分析,掌握其技術實質,在瞭解您器材特點及問題的基礎上,才能"對症下藥",合理用線。

 

  喇叭線股數越多,音質越好嗎?否!君不見,大凡各線材名廠商的頂級喇叭線,幾乎清一色採用單股或僅37 粗線,而不是502股細線。多股線(指過百股)大多是低檔次 的喇叭線。喇叭線純度越高越好嗎?否!君不見,超肘空的頂級線為和諧合金材料。合金材料夠7N嗎?不夠,連4N都不夠,但其音質比有些高純材料好得多。再例如,美國線聖(AQ)的水晶系列喇叭線天下聞名,同樣是由不同材料所製成。看人家用了古河線,整個系統音質表現良好,自己也要用古河線來提高音質,換錢之後音質就一定會提高嗎?未必! 因為你的器材大多與人家的器材不完全相同,所以你的器材音質特點與他人的並不相同。要知道,任何器材及線材或多或少都有個性,有些器材或線材有極強烈的個性,如果匹配不得當,個性產生衝突,反而會弄巧成拙,整個系統的聲音會非常難聽。大多數人認為芯錢越軟,音質就越好,如果你真的見過美國線聖的頂級線,原來每根芯線都是又硬又粗,它的聲音反倒比那些芯線極軟的線材好得多!看到這裏讀者會越來越糊塗,怎麼原來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概念一夜之間全部推翻。筆者所言是否為帶有商業味的"新天方夜譚'?讓我們本著實事求是地分析一下線材科技的實質吧。

 

  一、每種單一材料的線材其聲音表現都有個性。材料越純個性越明顯。你可以作一系列簡單的實驗來證實這個觀點的正確性。如您可以隨便找幾根銅線,鋁線和鐵線,代替您現有的喇叭線,會輕易地聽出它們聲音表現的較大區別、這就是筆者及讀者得到的第一正確的理性認識;所用材質的不同帶來不同的個性聲音表現。

 

  二、每種單一材料的線材,芯線越細,股數越多,低音鑽肥厚混濁,中高音的解析力及控制力越差!這也可通過一系列小小的實驗加以驗證。同樣通過反向思維可得到另一結論,相同導線橫截面積的條件下,單股粗線的解析力及控制力好於多股細線。這是我們可通過簡單實驗得到第二個認識。

 

  三、不同材料的線材混合使用會在一定程度上調整音色,改善音質,讀者可自行按不同的比例適當組合不同材質的線材去試聽,會得到一種或幾種較好效果的組合,而區各有不同的聲音特點。當然最好是使用單股粗線進行組合,這佯聲音變化會非常明顯。如果組合到恰到好處。其聲音比任一種單一成份線材好得多。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最好的線材要用不同材質的材料所組成的合金製成。當然合金材料會造成材料晶格的不同變化,這一點只有*高科技手段才能做到。而且可改變會成複合合金材料的導電特性。君不見超導材料全都是多種單一成份材料的複合體或合金材料嗎?這是我們通過實驗驗證得到的第三個關幹線材的正確認識。

 

  四、對音質有害的成份哪怕有一點點也會使音質劣化。在比較純的銅錢表面股一一L薄薄一層高含銅量和焊錫,其音質立即劣化特別是高音失真顯而易聽到,從另一角度講,開發了純材料的城村正是為了減少對音質有害的成份的殘存量,並將其除之務淨、有一利亦有一害,這種方法製成的高純線材的聲音個性更加明顯而不利於繼續提高音質。

 

  五、線材的排布結構對音質有影響。如果每根線按圖H方式排布,(橫斷面結構地可以簡單地看出,A錢與其相鄰的幾根線都有線間電容存在,而且另外五股線都與其距離很近,這樣總的線間電容就較大。線間電容的增大無疑對高頻信號的衰減會更明顯。甚者會嚴重影響高音的透明度與整個音域聲音的平衡感。造成低音過於肥厚的感覺。美國線聖的水晶系列喇叭線採用如圖L的排有規律,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每根芯線相鄰的線只有二根、其實,線間電容明顯的只有AB兩股線,這與圖中H的排布規律相比,其線間電容只有H的幾分之一,其他分佈參數亦有較大改善。無疑L排布會比H排布有更通透的高音表現。

 

  六、採用高科技手段改變材料的物理結構從而改善線材的音質。我們所熟知的半導體材料是單晶矽,它是由矽經過單晶化而得到的、普通矽材料不能用於製造電晶體,而單晶矽被廣泛用於電晶體及積體電路的製造。可見單晶矽與普通矽材料的導電性能明顯不同。現代的高檔喇叭線有些已使用了單晶銅材料以改善線材的音質。這類材料構成的線材上面標有方向,正向使用音質得到改善,反向使用聲音會較難聽,這是由於單晶材料對不同方向的電流導電性能不一樣的原因造成的。這一點與半導體材料有相似之處亦有所不同。目前書售線材有一部分標有方向,但很多都不是單晶銅材料而是假冒的。辨別方法是變換方向去試聽,方向不同聲音差別較大者為真貨,沒有變化者為假貨。

 

  由此得出結論:線材料技是科學不是玄學,好的線材製造技術之精良普通人難以想像:如美國城聖(AQ),超時空的頂級線,幾乎用盡了各種技術手段,音質當然超凡脫俗。線材音質的好壞,品質的優劣是*科技手段達到的,而決不是僅*股數,軟硬所能決定。本文意在用淺顯的方式講明線材科技的簡單道理,力求作到淺顯易懂,所以輕易搬出諸如物理化學、金屬加工工藝學一等等深奧難懂的專業知識,望這方面的專業工作者見諒。

 

對光纖線的錯誤認識

 

  多年以前,筆者見到香港某發燒音響雜誌在評價數碼線時對光纖線的評價是"'"',並受到一致認同。近來看到國內亦有人有此怪論,並認為只有資深燒友才得出這類結論(因玩光纖線者多為擁有獨立的DAC解碼器者,在國內有解碼器者較罕見,但其是否資深就不能以有無解碼器來定了)。其實這種觀點已完全錯誤,他們所聽到的"光纖線""'""只是由於他們所擁有的音響器材,特別是轉盤素質太低,丟失了大量資訊,才使聲音""。器材相位失真太大,聲像不穩,聲音才''。根本不關光纖線什麼事。

 

  從理論上講,任何同軸數碼線也無法達到如同光纖線傳輸信號的低損耗,大容量,極高的帶寬,幾無電磁干擾等極其優秀的品質。相比之下,同軸線儘是缺點。如果同軸線像某些雜誌吹得那樣好,為什麼長距離資訊傳輸不用同軸線而只用光纖錢呢?何況同軸線亦存在反射阻抗,其相位失真不可忽視。而光纖線根本不存在這些弱點。無論從理論到實際哪一方面來講,光纖線都是最好的數碼線。境外某些音響雜誌有此怪論也不足為奇,一則受其當時設備條件及撰稿人技術水準及閱歷所限,二則光纖線便宜,同軸線貴,經銷哪種線利潤大不言自明,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也要極力推薦同軸線。www.ShareDIY.net

www.ShareDIY.net

  筆者使用轉盤為飛利浦 CDM12.0/12.1/ 12.4/12.6及專業轉盤 CDM36,先鋒 CLD303 LD機轉盤,同軸線與數碼光纖錢進行音質比較,聯接科力斯 HDCD DAC解碼器,得到如下結果。

 

  l、飛利浦 CDM12.012.1轉盤,光纖線已能聽出'"""的感覺, CDM12.4已大有好轉(改善),而 CDM12.6僅略有音染及硬的感覺。

 

  2、先鋒LI轉盤音染較重,聲音硬和飄的感覺非常明顯。

 

  3、飛利浦CDM36轉盤完全沒有""""的現象,光纖線的音質表現與同軸線(貴價到650美元/米)相比在解碼器上輸入端進行反復快速切換的,幾乎聽不到區別,如果說有微小區別的話,只是光纖線表現更好,聲音更加乾淨厚實,可別忘記所用光纖線只是100元/根的廉價品。

 

  由以上實驗可知,光纖線是最中性,損耗最小,解析力最高的數碼線,要麼怎麼能夠聽出來低檔轉盤丟失資訊所造成的聲音的""""而同軸線就聽不出這種區別來。這說明,同軸線較光纖線解析力差,不能區分這微小差別。而光纖線解析力高到了"眼裏不揉砂子'的程度!這同時也告訴我們,如果您的器材不夠水準,特別是轉金素質較低的話,請不要選擇光纖線。但反向思維告訴我們。如果花數千元買同軸線還不如將這筆資金用於購買CDM36轉盤的飛利浦燒錄機,僅配用廉價光纖線做數碼線,您器材的素質會因此大幅度提高。不信您也可以一試便知。

 

  光纖線傳輸信號的技術指標極高,遠非同軸線可比。但境外雜誌竟然搬出來"不是技術指標高,音質就好"等錯誤觀點誤導了我輩很多年,而這個觀點連他們自己都不能自圓其說。在此提醒讀者,無論國內國外,資訊都帶有商業性,特別是受商業性影響較強的音響刊物。勿要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見,正確地分析與科學評價所讀文章,才能去偽存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urboman206 的頭像
    turboman206

    turboman206的部落格

    turboman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