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響玩轉故事

本次筆者用自己玩音響的歷程來現身說法,各位可以看看“搞”汽車音響的正確心態:只有在安裝、實驗與實踐的過程中,才會摸索出汽車音響的體驗,這是玩汽車音響追求聲音的精神所在。

撰文:謝宗桓

編輯:陸文漢

我玩汽車音響的時間並不長,也沒有傲人的器材,現在的系統所發出的聲音也只是尚可,若有什麼值得分享的,大概也只是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中儘量做出合理聲音的經驗。記得以前看到某雜誌中有位前輩曾說過,花在汽車音響上的錢有一半是浪費的。這句話我很贊同,但當時不能理解的是,另外那一半錢到底浪費在哪里?

 

這種紅白AV線的音質效果實在是不怎樣。

 

第一次換喇叭

我的第一部車是1996年花3400台幣從同學老爸那買的、快要報廢的800cc兩廂小車。

當時我對家用音響一無所知,只是覺得原車音響實在太單薄了,就像是很憋腳的床頭音響。只有前面兩聲道,聲音平淡無味,音量又小,不像現在一般新車的原廠音響已有大幅度進步,高檔的更是有8喇叭、CD&MP3主機或換片機等配備。所以現在的車主比起以前可以說幸福多了。

為了得到好的音質效果,異想天開的我跑到臺灣知名的電子商城集散地——中華路,買了一對SONY的同軸喇叭,把它並聯在原來的喇叭上。那時我還不知道,原車音響表現不好是因為主機功率不足。結果才發現,裝上後聲音變得更單薄,失真更大!

 

這種用800人民幣買來的破車是陪伴筆者六年的交通工具。

窮學生大投資

接上不到兩分鐘後,我就把它拆下來,馬上跑去找一位在做售車業務的同學表哥。

同學表哥帶我到延平南路一家蠻有名的店家,換了一台當時挺流行的低價韓國主機,並在後方障板裝了ALPINE 6.5吋同軸喇叭。另外又加上一對還不錯的高音和一對號稱日制的SOHO 4吋單體,並把原廠系統送給了店家,還倒貼他兩千多台幣。

老闆問我要不要換發燒線?我想若換發燒線,我的爛系統不一定會發燒,但我的腦袋殼肯定會發燒!聽到他店裏動輒2萬、5萬的系統,就知道汽車音響暫時與窮學生的我無緣了。

8000多台幣對於當時的大學生而言,已經是很大的數字了。現在想起來這樣的搭配似乎不太恰當,應該先升級主機,後音場沿用原廠,再把主要錢花在前音場喇叭上,這樣比較實際些。

不過早期並沒有前音場的觀念,因為一般來說,喇叭裝在後障板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所以以往都很重視後方喇叭的品質。而現在則大都講究前方的喇叭,類似家用音響的聆聽效果。

 

 EQ的選擇相當重要,品質不好的會讓你的耳朵不能忍受。

 

EQ的選擇相當重要,品質不好的會讓你的耳朵不能忍受。

 

小偷也捉弄窮學生

沒想到好景不長,音響竟然被小偷借走了!連這種爛機子也要偷,真是無話可說了。打電話問原廠,我的隨車Panasonic主機竟然要2100台幣,而我打電話問最有名的汽車音響集散地——赤峰街才賣1200台幣,著實讓我嚇了一跳。到了赤峰街才發現,我的ALPINE在那裏只要一半價錢,看來那位做售車的表哥應該也賺了一手,而且原先那一家名店也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安裝技術,連門板的固定木框也是付之闕如。

於是我就在赤峰街裝了主機和一個1/2DIN內置功率放大的EQ,如此一來好像比原車的音響效果好了一點,然而把音量調大後,又出現失真、聲音變扁、扭曲等問題。

由於當時CD換片機還很昂貴,我就委屈使用了附磁頭的卡帶型CD音源轉換卡,以隨身聽CD來當音源。這種玩法在CD不普遍時還頗為流行。它是把CD訊號轉變成一個外型規格像卡帶的轉換器,然後由卡座的磁頭讀取訊號。

現在想來其實那是很不值得的投資,因為那種CD音源轉換卡帶就算是最好的等級,聲音和動態範圍都很差。因為受限於主機卡座的頻率回應和動態,都只有卡帶播放的水準,CD隨身聽透過轉換在卡座播放,聲音僅類似CrO2鈷鐵金屬帶,更比不上真正的CD數字音源。唯一比卡帶型好的地方可能是聲音略乾淨些,於是我就把那個卡帶轉換器丟掉,將訊號線插到EQINPUT孔。音質馬上大為提升,只是CD隨身聽在防震彈簧架上常跳針,聲音開大還是會失真。

一開始還很納悶,那個EQ號稱有100瓦,為什麼那麼遜色?但看到雜誌上動輒五六百瓦的大塊頭,也就覺得100瓦能有這種表現已經很合理了。

等我有經濟能力後,有一天看到汽車精品百貨在特賣功放,一部兩聲道擴大機才賣3750台幣,覺得好划算,也不管它是什麼機型就直接買回家了。結果,不但說明書沒有,一大堆線頭也沒有標識,硬憑著邏輯把電源、接地與Remote開機信號分成一組,剩下的四條線中,幸好兩條有保險絲,因此可以再分成兩對。很顯然,那是兩聲道的喇叭線,而有保險絲的是正極。

 

 

很多擴大機都將功率標示得很誇張,不過都是灌水的成分居多。

 

失敗後的經驗

1 EQ把音質弄的很差,再經過擴大器後,把缺點擴大無遺,簡直不能入耳,而且Hiss聲很大!

2 我用一般的爛接頭做了一條訊號線,一端是Phone單頭,一端是RCA接頭,結果聲音還是很爛。那時我還把訊號線剝開用來做喇叭線,直到後來我才搞清楚,原來線材還分訊號線、電源線與喇叭線。後來去中華路專賣線材的店買了線材後,聲音才活過來——看我那時有多糊塗!

3 裝上兩聲道擴大器後,前後音場音量差很多,於是我又添了一部兩聲道的AMP(功放),當然,那也是號稱75W×2的台制機。回想當時如果有3D音場的概念(注:3D音場就是前音場左右聲道、超低音聲道),也就不必浪費錢了!

 

以前的人比較重視後音場,且後音場空間較大,因此這種震動面積較大的6x9喇叭十分流行。

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urboman206 的頭像
    turboman206

    turboman206的部落格

    turboman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